"學習歷程" 修訂間的差異

出自 青少年追求卓越
前往: 導覽搜尋
行 3: 行 3:
 
* 國一、國二、國三
 
* 國一、國二、國三
 
* 高一、高二、高三
 
* 高一、高二、高三
* 接受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培養能力,以得到更好的工作,因而自立。
+
* 接受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培養知識和技能,以得到更好的工作,因而自立。
* 台灣的十二年國民教育現況中,學生們從國一開始直到高三,幾乎所有的時間都被學校所安排的學習活動佔滿。為了學校的考試成績或國家的考試成續,學生在課堂之外的時間也常常用來準備應付考試。好像只要考試考得好,就能功成名就;或甚至以為只有考試考得好,才能功成名就。
+
* 有效地工作,需要足够的知識和技能。培養足够的知識和技能需要投入足够的時間和心力。據研究,一項專業至少需要一萬個小時以上的用心和努力才能有穩固的基礎,若要展現真正的才華則需要數萬個小時。
 +
* 台灣的十二年國民教育現況中,學生們從國一開始直到高三,幾乎所有的時間都被學校所安排的學習活動佔滿。為了學校的考試成績或國家的考試成續,學生在課外的時間也常常用來準備應付考試。好像只要考試考得好,就能功成名就;或甚至以為只有考試考得好,才能够功成名就。
 +
* 升高中的國中會考或升大學的學測、指考、統測都是為了區分考生的程度差異而設計的。

於 2018年5月7日 (一) 00:58 的修訂

  • 小一、小二、小三
  • 小四、小五、小六
  • 國一、國二、國三
  • 高一、高二、高三
  • 接受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培養知識和技能,以得到更好的工作,因而自立。
  • 有效地工作,需要足够的知識和技能。培養足够的知識和技能需要投入足够的時間和心力。據研究,一項專業至少需要一萬個小時以上的用心和努力才能有穩固的基礎,若要展現真正的才華則需要數萬個小時。
  • 台灣的十二年國民教育現況中,學生們從國一開始直到高三,幾乎所有的時間都被學校所安排的學習活動佔滿。為了學校的考試成績或國家的考試成續,學生在課外的時間也常常用來準備應付考試。好像只要考試考得好,就能功成名就;或甚至以為只有考試考得好,才能够功成名就。
  • 升高中的國中會考或升大學的學測、指考、統測都是為了區分考生的程度差異而設計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