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新課綱" 修訂間的差異

出自 青少年追求卓越
前往: 導覽搜尋
行 16: 行 16:
 
====結語====
 
====結語====
 
* 以上課程目標應結合核心素養加以發展,並考量各學習階段特性予以達成,期落實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「自發」、「互動」與「共好」的課程理念,以臻全人教育之理想。
 
* 以上課程目標應結合核心素養加以發展,並考量各學習階段特性予以達成,期落實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「自發」、「互動」與「共好」的課程理念,以臻全人教育之理想。
 +
===肆、核心素養===
 +
====一、涵義====
 +
* 為落實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的理念與目標,茲以「核心素養」做為課程發展之主軸,以裨益各教育階段間的連貫以及各領域/科目間的統整。核心素養主要應用於國民小學、國民中學及高級中等學校的一般領域/科目,至於技術型、綜合型、單科型高級中等學校則依其專業特性及群科特性進行發展,核心素養可整合或彈性納入。
 +
* 「核心素養」是指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,所應具備的知識、能力與態度。「核心素養」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,而應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,透過實踐力行而彰顯學習者的全人發展。
 +
====二、三大面向與九大項目====
 +
*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核心素養,強調培養以人為本的「終身學習者」,分為三大面向:「自主行動」、「溝通互動」、「社會參與」。
 +
* 三大面向再細分為九大項目:「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」、「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」、「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」、「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」、「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」、「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」、「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」、「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」、「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」

於 2018年6月28日 (四) 20:42 的修訂

摘要

貳、基本理念

  •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課程發展本於全人教育的精神,以「自發」、「互動」及「共好」為理念,強調學生是自發主動的學習者,學校教育應善誘學生的學習動機與熱情,引導學生妥善開展與自我、與他人、與社會、與自然的各種互動能力,協助學生應用及實踐所學、體驗生命意義,願意致力社會、自然與文化的永續發展,共同謀求彼此的互惠與共好。
  • 依此,本課程綱要以「成就每一個孩子—適性揚才、終身學習」為願景,兼顧個別特殊需求、尊重多元文化與族群差異、關懷弱勢群體,以開展生命主體為起點,透過適性教育,激發學生生命的喜悅與生活的自信,提升學生學習的渴望與創新的勇氣,善盡國民責任並展現共生智慧,成為具有社會適應力與應變力的終身學習者,期使個體與群體的生活和生命更為美好。

參、課程目標

  • 在前述基本理念引導下,訂定如下四項總體課程目標,以協助學生學習與發展。

一、啟發生命潛能

  • 啟迪學習的動機,培養好奇心、探索力、思考力、判斷力與行動力,願意以積極的態度、持續的動力進行探索與學習;從而體驗學習的喜悅,增益自我價值感。進而激發更多生命的潛能,達到健康且均衡的全人開展。

二、陶養生活知能

  • 培養基本知能,在生活中能融會各領域所學,統整運用、手腦並用地解決問題;並能適切溝通與表達,重視人際包容、團隊合作、社會互動,以適應社會生活。進而勇於創新,展現科技應用與生活美學的涵養。

三、促進生涯發展

  • 導引適性發展、盡展所長,且學會如何學習,陶冶終身學習的意願與能力,激發持續學習、創新進取的活力,奠定學術研究或專業技術的基礎;並建立「尊嚴勞動」的觀念,淬鍊出面對生涯挑戰與國際競合的勇氣與知能,以適應社會變遷與世界潮流,且願意嘗試引導變遷潮流。

四、涵育公民責任

  • 厚植民主素養、法治觀念、人權理念、道德勇氣、社區/部落意識、國家認同與國際理解,並學會自我負責。進而尊重多元文化與族群差異,追求社會正義;並深化地球公民愛護自然、珍愛生命、惜取資源的關懷心與行動力,積極致力於生態永續、文化發展等生生不息的共好理想。

結語

  • 以上課程目標應結合核心素養加以發展,並考量各學習階段特性予以達成,期落實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「自發」、「互動」與「共好」的課程理念,以臻全人教育之理想。

肆、核心素養

一、涵義

  • 為落實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的理念與目標,茲以「核心素養」做為課程發展之主軸,以裨益各教育階段間的連貫以及各領域/科目間的統整。核心素養主要應用於國民小學、國民中學及高級中等學校的一般領域/科目,至於技術型、綜合型、單科型高級中等學校則依其專業特性及群科特性進行發展,核心素養可整合或彈性納入。
  • 「核心素養」是指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,所應具備的知識、能力與態度。「核心素養」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,而應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,透過實踐力行而彰顯學習者的全人發展。

二、三大面向與九大項目

  •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核心素養,強調培養以人為本的「終身學習者」,分為三大面向:「自主行動」、「溝通互動」、「社會參與」。
  • 三大面向再細分為九大項目:「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」、「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」、「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」、「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」、「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」、「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」、「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」、「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」、「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」